这件事情给我的启示是,如果你对一件事情没有把握那么就要找到相关的资源,找找到关键的人员,确认清楚,再去推进。
01
前几天,领导给我转了个邮件。
在转邮件之前,他还叫我过去特意交代了一番。原来这是有一个会议,要让我们科的人参加,还要设定一个窗口来对应这件事情。
而领导是要我来做这个窗口,而他最近比较忙,有可能参加不了这个会议了。
具体是些什么事情呢?
领导说他也不大清楚。具体让我看邮件,先参加会议就知道了。
02
我打开邮件一看,原来是一个客户数据标签规范化的项目。
背景是这样的,为了更好的研究顾客的属性,顾客的需求,我们需要对顾客进行一系列的标签定义。比如年龄,学历收入以及购买的行为等等。
但目前的问题是,在产品开发部门,他们会有自己的顾客标签,而在市场营销,又有另外一套顾客标签。甚至在金融保险这一块,在保客管理这一块,又有各自的标签。
而这些标签,他们定义的字段一些内容都有一些差别,这样就无法匹对起来形成一副完整的客户画像。
为了打通各个业务部门的数据,标签的规范化是基础中的基础。
所以公司的总经办牵头让主管公司数据系统的部门负责这件事情。
03
这件事情涉及到公司几乎所有的业务部门,包括我们售后服务部。而我们部门的领导对此也非常重视。因为我们也想通过数据筛选出那些能够产生后端利润的顾客群,这样我们的售后营销就可以有的放矢。
避免花了钱,又见不到效果,或者不知道效果如何的尴尬局面。
而我们可是作为网店改善的部分,似乎对顾客数据的需求是非常少的。很难提出什么意见。这样我有点困惑,到底怎么去收集标签修改的意见呢?
根据会议的精神,事务局是想让我们根据自身业务的需求,提出标签修改增删的建议。而我们科室有四五个小组,而且每个小组负责的内容,都有些不一样。
领导想让我找那些有需要使用到这些标签数据的人,去了解去收集信息就可以了。
但是我刚来部门不久,其他人到底干些什么事情我都还没有太大的把握。
而这件事情还有点急,两天左右就要反馈给他们了。
为了提高效率,我决定发邮件给大家,让大家把建议反馈给我。
04
邮件发出去之后,领导很快就来找我。
他说,“这件事情这样处理,会不会有点范围太大了?你看这些事情我都不大清楚,有些内容也有点让人很难理解。”
“你不如自己先筛选一下,看哪些业务板块需要用到这些内容,然后找组长征求意见。你这样做范围太大了,会给别人添麻烦的。”
我怎么知道哪些业务需要或不需要这些内容?你作为科室领导当然比较容易判断。
我心里想。
而且这样提前判断,会不会有漏网之鱼?毕竟每个人负责的业务都有些不同具体要看负责业务的人需不需要,不是我们自己来决定吧。
心里这么想但是我却不能这么说。
我说,“这样吧,等一下我就跟大家说一下这件事情。然后看看哪些业务板块相关的,我在私下找他们沟通。”
我不知道这个建议有没有减少我在他眼中不够专业的印象,但至少他是认可了我这个做法。
05
这件麻烦的事情,总算还是推进下去了,但是我的心情却不大好。
因为我觉得我处理这件事情的做法,并没有什么错,因为我本来对科内的业务不熟悉。
领导为什么不早点给我一些信息和支持呢。
我突然后悔,当时开会的时候,为什么不把他也叫上。
如果开会的时候叫上他,我就可以征求他的意见,怎么推进这件事情。
他也会给我一些测试业务相关的建议,这样就不会有之前的不顺畅了。
06
这件事情给我的启示是,如果你对一件事情没有把握那么就要找到相关的资源,找到关键的人员,确认清楚,再去推进。
我的问题就在于此。
其实我对这件事情也并不是太清楚,对所要做的事情的来龙去脉,也没有完全理清楚。甚至对如何推进也有一些困惑。但我为了省事,就把这个麻烦抛给了大家。
领导说需要我自己先消化,再去找大家帮忙,这样的做法是没错的,这样的建议也是很好的。
那就应该去寻求帮助,把这件事情弄清楚了,再去推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