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一些应届大学生对工作挑三拣四或求职无门时,我市一些上班族却用业余时间搞起了自己的“第二职业”,来增加收入。
计算机高手变身游泳教练
杨杰是我市一家银行的计算机管理员,上班8小时以内,他会一丝不苟地钻研电脑相关问题。而在下班之后,他摇身一变成为游泳馆里的教练,学生年龄从7岁到45岁不等。
“杨老师教得又好又快,我断断续续学了一年游泳,始终不会换气,到他这儿,一节课就会了。”7月12日,在我市一家游泳馆内,今年37岁的市民赵颖告诉记者,自己是一年前在泳池里认识杨杰的,当时看到泳池里一些不会游泳的孩子,杨杰就会主动教上几招,渐渐地认识的人多了,有些人会专门带孩子来跟他学游泳,现在杨杰已经算是这个游泳馆里的明星了。
杨杰说,看着自己教出来的“学生”能充分享受游泳带来的乐趣,自己心里特别有成就感,而这份“兼职”带来的收入,也刚好可以负担自己爱车的各项费用。
玩游戏,从消费到赚钱
登录账号、设置好跟随,熟练的鼠标键盘操作……7月13日,在市民于洋家,记者真正体会到了一名游戏职业玩家的精髓。于洋是一位游戏爱好者,在游戏的世界里,他是一个国家的王,每天带领着自己的“臣民”们拉镖车、种树、盖房子,还要不时发起对外“侵略”和应对“别国偷袭”。而在工作中,他是我市某事业单位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,平日里的工作基本上都与文字打交道。
“最初玩游戏花了不少钱,媳妇闹了很多次,后来自己开始练小号补贴大号。”于洋说,没想到练小号练出了感觉,在游戏当中不仅不再花钱,反而每个月还能给自己赚点“零用钱”。现在,他在淘宝开了网店接单子,周末两天,便可以通过代练来轻松赚取300-500元。
工作与“明星梦”同步
90后的周楠去年通过事业单位考试进入我市某单位。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的她在大学里一直是文艺骨干,虽然自己拥有了一份父母眼中“稳定”的工作,但“死工资”也让她总觉得囊中羞涩。
“我喜欢买玩具,还喜欢收集香水,所以总觉得工资不够花。”周楠说,她在大学里做过活动主持、礼仪小姐等兼职,一年前,大学同学介绍她在网络从事一些娱乐活动的主持工作,打开了她兼职的另一扇门。
“简单地说,就是现在很多游戏、娱乐活动都是在线上做,这就需要一些能调动气氛的主持人。”周楠说,运用自己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,她很快掌握了这种新颖的主持方式。“开始的时候会出现冷场,需要自己不停地和自己说话找感觉,还要掌握最新的笑话、网络流行语等等。”她说,一年来,自己做过大大小小的游戏周边活动百余场,还参与过一些演艺公司组织的网络比赛,这份兼职给自己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足,还有大学毕业后以为会失去的“明星梦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