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比较长的假期,高校学生都有什么打算呢?大学生记者团在6所高校间进行了300人的问卷调查,请看他们带来的报道。
五成以上学生“没安排”,期望尽量不“宅”
有153人选择了“没安排”,占51%。随机采访中,多数人也表示“不知道”、“没想好”。
常州工程学院的蒋楠一脸茫然,“幸福来得有点突然,还真没准备好。”蒋楠说,以往寒假大约40天左右,一般都在家上网、打游戏,或者是去亲戚家串门。“希望尽量别过一个‘宅’假期。”
没安排的学生中,有20%的学生都提出了这个希望,还有一些则用睡觉、看剧打发时间。
过四成学生打算兼职,期望月薪700-1000元
在本次调查中,126位同学在假期中有兼职的打算,占总人数的42%。其中,常工院50名受访学生中,有31名选择兼职,是6所高校受访学生中人数最多的。此外,没有安排的学生中也有25人表示,如果有机会,希望能够尝试去兼职。
这些学生往往通过“熟人朋友”或者“自己上网”寻
找兼职。常信院财务专业的女生小王表示,自己绝对不会依靠中介机构寻
找兼职。“我身边有几个学生都因为找机构兼职被骗,要么工资不对,要么销声匿迹了。”就在这学期,同校的一名女生,因为轻信机构“帮孩子做沙画板”的工作,贴了300多元,老板再也没出现过。调查中,八成学生不愿通过“中介机构”
找兼职,但是同样有八成的学生觉得有必要成立专门的兼职机构,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,并确保兼职的安全。
调查中,受骗的学生多半是受“高额工资”的吸引,且大多数学生对于薪资的期望值很高。在月薪这个问题上,700元档和1000元档最受欢迎,分别是36.7%和42.6%。事实上,在曾经做过兼职的学生中,七成左右的人月薪都能在1000元以上,有的甚至达到1500元。
做兼职学生考虑不细只求找到工作
担心工作强度和人际关系
根据调查,学生兼职,“点击率”较高的行业依次是广告宣传员(发传单)、服务员、家教以及学校勤工俭学。不过,198名学生表示,他们在
找兼职时并没有依照专业、发展前景考虑,只求找到工作就好。另有56名学生是因为对行业感兴趣而选择兼职。
江理工旅游管理专业的江舒银老家在福建,回家的次数有限,节假日兼职锻炼的机会较多。现在大二的她发过传单,做过酒店服务员,最近她在做家教和咖啡店服务员,并打算在咖啡店长期服务。“当初做兼职没想太多,有工作做就好,现在想来更有计划性,今年我想用攒的钱在寒假旅游,同时看看能不能结合专业做点事。”江舒银说。
对于像江舒银这样有兼职经历的学生,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工作的强度和人际关系。工作强度,主要是时间和体力上,像做服务员这种,常常要站12个小时,还要端盘子、换餐具等,很多学生都将“服务员”定义为最苦工种。
常大会计专业的王泽咏认为,兼职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与人交往,有时遇到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,会被人嫌弃,投来冷眼。“每当这时候就只好忍气吞声,默默接受了,毕竟只是一个临时工。”而常信院电力专业的小黄则认为,人际关系的运用很重要,尤其是促销员,如果能让周围的人接受你的介绍,并买得更多,那就达到目的了。“刚开始做促销的时候总是不好意思叫卖,只好逼着自己学会推荐产品。”小黄说,她的声音从一开始蚊子声,变成现在2米内的顾客都能听到。
兼职这点事,听过来人说
兼职售货员,给顾客多找钞票
汗!这事儿连续发生过两次
河海大学自动化专业大二男生小杨,大一期间发过传单,去年暑假在某游乐场卖过水果。谈及两者差异,小杨脱口而出,“发传单没技术含量,在游乐场显然更辛苦。”
当时,小杨派发的是培训机构的宣传单,只要在初、高中放学前夕赶到校门口发完一叠即可。小杨觉得这活性价比较高,个把小时能挣上25元。做了近一个月后因准备期末考试而结束。去年暑假,心心念念想兼职的小杨,在朋友的介绍下,去了家游乐场卖水果。“一个人负责一个摊位,工资100元一天,我心动了。”
没想到,这钱不好挣。一是工时长,早上9︰00到晚上8︰00,中间几乎没休息,二来“规矩”多,全天候不能坐,不能倚靠,客流量密集时还得在外面吆喝。小杨有点后悔了,烈日炎炎下,他断断续续只做了一个多月。
对小杨来说,兼职中最难忘的经历,莫过于连续给顾客多找了钞票。“两次加起来100多元,因为当时人多,脑子一时糊涂了,转眼想起来对方已不见了,就当交学费吧。”
这个寒假,因为假期不长,小杨就不打算兼职了,开学后再找,“最好工作时间不能太死,技术含量不要太高。”